国企审计发现问题-LEM青山有思设计

Website Home

从异常时间上发现问题:(一)从经济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上发现异常时间!

如果会计凭证上没有反映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或所反映的特定时间与经济业务的内容有明显矛盾,就应视为异常时间,需要借助其他资料,进一步核查?

(二)从时间长短中发现异常时间。

在商品购销过程中,商品的购、销、调、存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并且可以凭借有效单据测算正常的时间,如果发现先后顺序无故颠倒,或在时间上远远超过了正常时间,就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从财政财务审计角度出发,主要会计账户及经济业务的项目审计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现金(包括银行存款)项目审计①有关现金的内容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

②现金收支业务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③记录在账的现金是否确实存在,有无挪用现象,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所有!

④现金的会汁记录是否正确无误。

⑤有关现金的计价,如外币汇兑损益的计算等是否正确,有无虚增或虚减现金的可能;

⑥现金收支业务的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⑦会计报表对现金余额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有价证券常常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而为单位所持有,其审计目标与审计现金的目标大致相同。

2.应收及预付款项目审计①有关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一贯遵循?

②应收及预付业务会计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记录登账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是否确实存在,是否真正是被审计单位的债务!

④所有应收及预付账款的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无误。

⑤应收及预付账款的计价是否正确,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⑥应收及预付账款余额在有关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3.存货项目审计①有关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一贯遵循。

②全部存货余额是否合理,有无超储或不足现象;

③账上反映的存货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有。

④被审计单位实际拥有的存货是否完整登记入账,有无遗漏!

⑤存货计价是否正确,单价与数量乘积是否正确,加总是否正确;

⑥趋近结账日的存货收支记入的会计期间是否正确;

⑦存货明细账汇总数,各类存货实际数汇总,与存货总账是否相符!

⑧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恰当,存货分类、计价方法是否正确,抵押转让、代存、折旧等情况是否得到充分揭示等;

4.长期投资项目审计①有关长期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

②全部长期投资余额是否合理,有无不正当投资!

③各种形式的长期投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为单位所拥有。

④各种形式的长期投资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⑤长期投资资产计价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

⑥各种长期投资有无收益,各种收益是否确实收取并在账上正确与及时地反映;

⑦各项长期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恰当等。

5.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项目审计(1)固定资产项目审计①有关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遵循!

②各类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为被审计单位所有,是否存在受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

③各类固定资产是否完整地入账,有无遗漏。

④各类固定资产计价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是否适当合理。

⑤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记录是否正确,是否办理了必要的手续;

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折旧计算是否正确,使用的折旧率前后是否一致!

⑦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和净值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正确,有无充分的揭示!

(2)无形资产项目审计①所有无形资产是否确实存在并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②各种无形资产的估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价是否恰当与合理。

③各种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摊销计算是否合理和正确。

④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是否适当和充分等?

6.负债项目审计①有关负债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执行;

②负债业务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已经记录的各种负债是否确实存在,是否应由被审计单位承担。

④各项负债记录是否正确无误,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⑤有关负债的计价,如利息的计算、折溢价的摊销是否正确。

⑥各项负债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是否遵守了有关契约的规定?

⑦负债余额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等。

7.所有者权益项目审计①有关所有者权益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

②各种所有者权益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遗漏。

③各种所有者权益记录是否正确,有无虚增现象。

④已经记录的所有者权益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有;

⑤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形式、增加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其计算是否正确。

⑥利润分配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合理;

⑦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和充分等;

8.收入与费用项目审计①有关收入与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执行!

②收入与费用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重记或漏记现象?

③各种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实现原则,其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全部入账,是否均已取得,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④各种费用的确认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原则和配比原则,有关费用的计算、归集和分配是否合理、正确,有无虚增、虚减现象;

⑤各种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是否确实存在,计算是否正确,处理是否得当;

⑥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分类处理是否正确。

⑦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记入和会计期间是否正确与合理?

⑧被审计单位损益的计算是否正确,损益形成和损益分配是否合理!

⑨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报表列示是否恰当,揭示是否充分等;

一、从异常时间上发现问题(一)从经济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上发现异常时间。

(二)从时间长短中发现异常时间?

二、从异常的地点发现问题(一)从距离的远近发现异常地点!

企业经营过程中,同一商品可以从多渠道,多地点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为节约成本,应就近采购,而舍近求远,或频繁多次倒买倒卖的采购行为,就有拉关系,得回扣,贪污钱财之嫌,应作为异常地点,进一步查明原因;

(二)从商品流向发现异常地点!

商品流向决定了购销业务所涉及的地点有一定的规律?

如果地点与经济业务的内容无关或相矛盾,电应视为异常地点做进一步调查;

三、从异常数字中发现问题(一)从数字值的大小变化发现异常数字?

要把握经济业务本身量的界限;

如某企业的管理费每月在50000~60000元之间,而本月达到90000元,这90000元对这个企业一个月的管理费来讲,就是异常数字,需要作进一步审查,以便弄清疑点。

(二)从数字的正负方向发现异常数字;

应把握经济业务本身应该是正数,还是应该是负数,或者既可以是正数又可能是负数。

如资产账户中的固定资产、材料、货币资金等,都应该是正数,如果出现负数,便是异常数字,需要进一步详细查明!

(三)从数字的精确度发现异常数字。

—般来讲,会计核算的数字比财务汁划的数字要精确?

在会计核算数字中,该精确的而没有精确,不该精确的而精确到脱离实际的程度,均是异常数字,需要问个为什么,并进一步弄个明白!

四、从账户之间异常对应关系发现问题(一)从资金运动的去向发现异常账户对应关系。

资金运动总是有来龙去脉的,商品资金是由货币资金而来的,具体是通过“库存商品”账户反映其来路?

在正常情况下,“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

对应“银行存款”账户或“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

“库存商品”账户的贷方反映商品的减少,在正常情况下,其去向有出售和本单位领用。

在特殊情况卜,有库存盘亏、毁损等?

因此,与“库存商品”账户的贷方相对应账户有“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管理费”、“待处理损失”等账户。

查账时发现异常去向,应特别注意,进一步弄清真实情况!

(二)从资金运动的来路发现异常的账户对应关系!

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涉及有关资金来源与去向两个方面,如货币资金减少,可能形成商品资金,也可能形成债权,还可能购置固定资产。

如果发现非对应关系,应作为异常对应关系加以审查!

(三)从没有原始凭证的应收款、应付款的转账中发现异常账户的对应关系?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些单位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应收款、应付款账户作手脚!

因此。

查账时应特别注意审查那些没有原始凭证的应收款、应付款账户?

审计发现审计主体有问题那就按照正常的审计程序办理,该审计处罚的审计处罚、该移送司法机关的移送,这里还是看证据的确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