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要求及标准-LEM青山有思设计

Website Home

(1)使用功能布局合理住宅的室内环境,由于空间的结构划分已经确定,在界面处理、家具设置、装饰布置之前,除了厨房和浴厕,由于有固定安装的管道和设施,它们的位置已经确定之外,其余房间的使用功能,或一个房间内功能地位的划分,应按其特征和使用方便的要求进行布置,做到功能分区明确。

集中归纳起来,即要做到公私分离、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干湿分离、食寝分离、居寝分离的原则。

(2)风格造型统盘构思构思、立意,可以说是室内设计的“灵魂”?

室内设计统盘构思,是说打算把家庭的室内环境设计装饰成什么风格和造型特征,即所谓“意在笔先”;

先有了一个总的设想,然后才着手地面、墙面、顶面怎样装饰,买什么样式的家具,什么样的灯具以及窗帘、床罩等室内织物和装饰小品!

当然,家庭和个人各有爱好,住宅内部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有条件的情况下,空间的局部或有视听设施的房间等处,在色彩、用材和装饰方面也可以有所变化。

一些室内空间较为宽敞、面积较大的公寓、别墅则在风格造型的处理手法上,变化可能性更为多一些,余地也更大一些;

(3)色彩、材质协调和谐色彩是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视觉感受,因此根据主体构思,确定住宅室内环境的主色调至为重要!

住宅室内各界面以及家具、陈设等材质的选用,应考虑人们近距离长时间的视觉感受,以及肌肤接触等特点,材质不应有尖角或过分粗糙,也不应采用触摸后有毒或释放有害气体的材料!

家具的造型款式、家具的色彩和材质都将与室内环境的使用性和艺术性休戚相关。

例如小面积住宅中选用清水亚光的出木家具,辅以棉麻类面料,常使人们感到亲切淡雅。

色彩的选择,与室内设计的风格定位有关,例如室内为中式传统风格,通常可用红木、榉木或仿红木类家具,色彩为酱黑、棕色或麻黄色(黄花梨木),壁面常为白色粉墙,室内环境即家具与墙面的明度高对比布局;

住宅室内装饰材料的选用,应按无污染、不散发有害物质的“绿色”装饰材料来要求,装饰材料应通过国家检测标准,并应争取通过(ISO)国际质量检测标准。

(4)突出重点,利用空间住宅室内设计应从功能合理、使用方便、视觉愉悦以及节省投资等综合考虑,要突出装饰和投资的重点!

近入口的门斗、门厅或走道尽管面积不大,但常给人们留下第一印象,也是回家后首先接触的室内,宜适当从视角和选材方面予以细致设计!

起居室是家庭团聚、会客等使用最为频繁、内外接触较多的房间,也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室内地面、墙面、顶面各界面的色彩和选材,均应重点推敲进行设计!

住宅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

住宅基地应选择在无地质灾害或洪水淹没等危险的安全地段。

住宅总体布局应结合当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特征,不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住宅建筑物周围应具有能获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的卫生条件?

住宅建筑物四周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应对人体构成危害,以获得卫生安全的环境。

对住宅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废弃物应进行处理,并应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应引起公害;

建筑整体造型与色彩的搭配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住宅基地应做绿化、美化环境,且完善室外环境设施。

保证良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是住宅平面组合的基本要求。

居室内充足的日照是居住环境质贫的重要因家,多层住宅的平面组合应尽量选择有利朝向,通过合理的建筑平面布置和套型设计创造居住空间的良好日照条件!

根据住宅规范的规定,在多层住宅中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卧室能获得大寒日连续lh的满窗日照.当一套住宅卧室总数大于4个时,其中宜有两个能达到上述耍求?

住宅装修,通常又称家装,其环保要求有相应的标准:一是建设部颁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定》GB50352—2001,二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

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阳台(阳光室)、储藏室等基本的功能空间。

主要设计要求如下:1.平面布置要合理,力求做到:①功能分区清晰,即室内公私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明确。

②平面布置要紧凑,相关房间集聚、使用方便?

③交通路线便捷,户内活动不穿行它室,无交叉;

④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做到明卧、明厅,明厨、明卫。

2.各功能空间应具有适宜的尺度;

适宜的功能空间由家具设施、人体、人的活动面积三个部分组成,应合理配置!

对中小套型住宅,一般净开间尺寸:起居室(厅)为3.6~3.9m,主卧为3.3~3.6m,次卧为2.7~3.Om。

净进深尺寸:1.2-1.5倍开间,且不宜大于1.8倍;

3.厨卫设施集成化、产业化;

厨卫是设备、设施、管线密集的空间,也是家务劳动强度最大的地方,应合理布置,做到配套、综合、隐蔽的布置三原则。

设置管道井、管道墙或盒子间,使厨卫空间利用最大化,使设施集成最合理化。

4.功能空间应有适当层高;

过高会产生空旷感,过低会让使用者感到压抑,也不卫生。

应根据气候,结构造型和采暖方式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层高!

一般中小套型层高可选定为2.8~3.Om,厅及卧室净高为2.4~2.6m,厨卫净高为2.2~2.4m。

5.注重灵活的功能空间,提高住宅的适用性。

住宅不仅要有较长的结构生命周期,还要有较长的功能生命周期,根据家庭生命周期内家庭结构、生活形式、职业变化等生活变异,内部空间设计应留下可灵活分隔的余地,应做到内部空间的可变性、卫生间利用的灵活性,可采用结构大空间、轻质可拆除隔断和可调节的设施来保证;

单元平面应考虑增设电梯的可能性。

6.重视多维空间的利用,尤其是中小套型!

多维空间利用是指高度与时间上对功能空间的利用!

例如,利用高度,在人户过渡空间上部、通廊的上部、卫生间的前室的上部等位置做成吊柜,顶层坡屋顶做成阁楼等都能增加有效面积。

在时间上可将起居室与进餐、休闲与工作、会客与睡眠等活动地点在时间性上交叉使用,增加空间的使用率;

多层住宅常以一种或数种单元一标准段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型多样的组合体!

单元划分可大可小,一般以数户围绕1个楼梯间来划分单元;

将单元拼接成单元组合体要注意满足建筑规模及规划要求,适应基地特点?

单元组合方式有: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等?

以垂直交通的楼梯间为枢纽,必要时以水平的公共走廊来组织各户;

楼梯和走廊组织交通以及进人各户的方式不同,可以形成各种平面类型的住宅。

一般有三种交通组织方式: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人口,以廊来组织各户人口,以梯廊间层间隔层设廊,再由小梯通至另一层)组织各户人口!

住宅设计应具有组成不同户型的灵活性,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要。

可组成单一户型和多户型的单元,单一户型的单元其户型比一般在组合体或居住小区内平衡;

多户型的单元则增加了在单元内平衡户室比的可能性;

单元中户型选择要使户室比的平衡灵活方便,并便于单元内的组合;

方便舒适。

平面功能合理,能满足各户的日照、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并保证每户至少有二间居室布置在良好朝向!

交通便捷;

避免公共交通对住户的干扰,进户门的位置便于组织户内平面;

经济合理。

合理组织并减少户内交通面积,充分利用空间;

室外环境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环境质量,利于住区的生态发展,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具体的室外环境的设计包括两个部分。

物理环境和景观设计。

在物理环境方面,做好生态住宅小区物理环境的设计是指对小区内的光、声、风、热环境的设计?

要防止光污染、提高声环境质量、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防止住宅小区的热岛效应。

在建设生态住宅时不仅要在设计时考虑到住宅楼朝向、造型和间距,使其满足日照条件利于居民身心健康和植物的生长,更重要的是防止光污染现象发生;

作为居民休息放松场所的住宅对声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为保证居民的健康,住宅小区必须远离交通主干道、远离噪声污染大的工矿企业,并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防尘减噪。

对风环境的要求是“利于夏季、过渡季的自然通风及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如夏天可利用绿化遮荫和建筑遮荫等方式达到室内凉爽的目的,同时避免“霜洞”、“窝风”的影响(不将生态住宅建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形基地处),避免来自于玻璃幕墙和光洁硬地的“辐射干扰”,避免“不利风向”以使建筑群达到避风节能之目的,避免“局地疾风”和“雨雪堆积”以减少能耗和提高舒适度。

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水景观、绿化景观两个方面;

水景观和绿化景观的合理设计不但可以美化室外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优美、健康的户外场所,而且还能起到保持水土、减II噪音、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的目的;

其中绿化率往往是衡量住宅小区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多种形式,对乔木、灌木和地被、攀缘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多层次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尽量保护和利用原有植被,合理配置绿地(如插人的绿地与夏季主导风一致利于通风降温,冬季在垂直冬季寒风的方向种植防风林达到保暖的目的),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声的目的;

水体景观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在有水的地方,充分发挥住区周围水系在提高环境景观品位、调节局部微气候、营造动植物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尽可能减少对场址周边环境自然地貌的改变,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増加水面面积,尽可能恢复河道周边植被、恢复原有河道失去的功能,但在缺水地方并不是必备的生态景观选项;